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分析与政策建议(待续)

被引:14
作者
鲍勇
杜学礼
张安
梁颖
徐婷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度; 家庭医生; 社区健康管理; 上海市医改; 上海市居民;
D O 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2.05.001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社区医生对家庭医生制度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社区(家庭)医生1300人,有效回答1142份,回收率87.8%。结果①对于家庭医生的资质,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由31~50岁之间、具备大学(含专科)学历和初级或中级职称、从业在5年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来担当。②在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方面,有23.7%的医务人员认为非常必要;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认为非常需要的医务人员占26%;对于家庭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有50.1%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需要提供该服务。在双向转诊方面,有17.77%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提供此项服务。而关于提供将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上报,并在二、三级医院进行门诊预约、检验、检查的服务,则有18.65%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提供此项服务。③在综合满意度方面,仅有5.5%的社区医务人员对目前的各方面状况表示非常满意。结论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医生培养更是当务之急。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66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