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东军
张辉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红利; 需求收入弹性;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3.02.01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偏离份额法等方法,研究了1979—2011年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从产业结构红利和需求收入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此关系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其原因是北京市1978年以后资源主要是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北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别不大,以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红利并不显著,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需求收入弹性相差不大。因此,作为全国率先发展的北京市,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行业自身效率的改善,而不是依赖于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江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J].
郭文 ;
李小玉 .
江西社会科学, 2011, 31 (11) :88-91
[2]   中国和印度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 [J].
Vittorio Valli ;
Donatella Saccone ;
于晓言 .
经济资料译丛, 2011, (04) :31-47
[3]   河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宋薇 ;
李娟 ;
陆文豪 .
经济论坛, 2011, (04) :132-135
[4]   产业结构变动与浙江经济增长 [J].
史常亮 ;
王忠平 .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 (02) :16-18
[5]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付凌晖 .
统计研究, 2010, 27 (08) :79-81
[6]   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的研究 [J].
王焕英 ;
王尚坤 ;
石磊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2) :83-86
[7]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J].
刘伟 ;
张辉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15
[8]  
Structural chang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Brazil and the CIB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 Mario Cimoli,Wellington Pereira,Gabriel Porcile,Fábio Scatolin.Econom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 2011 (1-2)
[9]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sian manufacturing: the structural bonus hypothesis examined[J] . Marcel P Timmer,Adam Szirma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