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中国老年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49
作者:
赵东霞
[1
,2
]
韩增林
[1
]
王利
[3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3]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老年人口分布;
集疏格局;
形成机制;
地级城市;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已全面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研究老龄人口空间集疏格局及形成机制,不仅是开展老龄人口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面向老龄化社会城市更新问题的关键所在。选取地级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五普、六普老年人口数据,采用老龄化率、集聚度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年和2010年全国城市老年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及空间关联。研究表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体处于老龄化中期水平,城市间老龄化空间分异较大,老年人口密集区城市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稀疏区城市则均位于胡焕庸线以西,这与总人口分布状况基本一致;高密区城市基本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密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山东半岛、成渝和京津冀地区,为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老年人口集聚区;城市间人口老龄化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状况有所增强,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表现出以热点区为中心,逐渐向外围过渡的"中心—外围"结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化建设、人口环境等是导致老年人口集疏格局的关键形成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62 / 1775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