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大陆边缘碳酸盐生长序列与盆山转换耦合

被引:6
作者
许效松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沉积能源地质研究中心
关键词
碳酸盐生长序列边界条件,被动大陆边缘和前陆盆地,台地演化,层序不整合界面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6 [碳酸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作为盆地堆积物整体的一部分,剖析达到碳酸盐清水环境的先决条件、保持条件和中止消亡条件就可判别盆地中碳酸盐沉积与其他堆积作用之间的关系,恢复盆地性质、演化历史和盆转山的过程。碳酸盐生长的4个边界条件:碳酸盐生长的基座、碳酸盐沉积前后的转换面、碳酸盐生长序列的内部结构和碳酸盐中止和消亡方式、不同板块部位的盆地和盆转山过程,这4个边界条件均不相同。在被动大陆边缘转为前陆盆地过程中,碳酸盐生长发育的4个边界条件也随之而变化。其过程为:早期裂谷充填;晚期裂谷、碎屑岩陆架形成;碳酸盐陆架;热沉降和镶边碳酸盐台地;大陆边缘挠曲和前陆碳酸盐缓坡;后造山前陆磨拉石充填。盆地构造性质转换和全球海平面的耦合关系在堆积物中表现有5种等时的层序不整合界面:升隆侵蚀不整合,海侵上超不整合、水下间断不整合,陆上暴露不整合和造山升隆不整合。5种不同成因性质的不整合界面在纵向发展上则代表盆地演化的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刘宝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2]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3]  
边缘转换盆地的构造岩相与成矿.[M].杨志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1,
[4]  
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M].王鸿祯等主编;.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6,
[5]  
板块构造学.[M].刘肇昌 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7]   前陆盆地中的碳酸盐缓坡 [J].
许效松,刘巧红 .
岩相古地理, 1994, (06) :59+48-59+48
[8]   龙门山造山带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模式 [J].
罗志立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