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调解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被引:5
作者
柯贤兵 [1 ,2 ]
机构
[1] 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法庭调解; 调解话语; 调解可能性; 言语有效性; 话语空间建构;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1377
中图分类号
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法庭调解顺利进行必须具有可调解的话语空间。成功调解与否关键在于一方当事人的调解话语目的是否在对方可接受的调解话语空间进行商谈并动态顺应。本文建构法庭调解话语空间,即法庭调解话语互动中参与者的调解意向是如何通过调解话语目的表达并动态顺应对方可接受的三个话语空间:主观话语空间、客观话语空间和社交话语空间,并结合真实法庭调解语料进行可调解空间的话语分析,旨在拓宽法庭调解话语分析视角,更好把握调解话语运作机制和调解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法庭调解话语博弈交际研究 [J].
柯贤兵 ;
廖美珍 .
外语学刊, 2011, (05) :70-75
[2]   话语交际博弈论——以法庭调解话语交际博弈为例 [J].
柯贤兵 .
社会科学家, 2011, (05) :154-157+161
[3]   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 [J].
冉永平 .
现代外语, 2010, 33 (02) :150-157+219
[4]   “调解可能性”之学理构成 [J].
王杏飞 .
中国司法, 2006, (07) :96-98
[5]   调解的重构(上)——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 [J].
范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2) :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