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野中的ATM——以许霆案为研究线索

被引:16
作者
黄立
何田田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ATM; 商业属性; 电子代理人;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08.03.027
中图分类号
D922.281 [银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作为银行业务的延伸,ATM具有"保险柜"和"电子代理人"的双重法律属性。在我国ATM与客户的法律关系中,着实地体现着金融机构的强势地位。英美的法律将这种关系认定为一种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对客户加以很好的保护。我国应当从明确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规范商业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弥补现行法律的空白、认定ATM的"电子代理人"身份、切实保护客户利益、积极鼓励人性向善、严厉打击针对ATM的犯罪等诸多方面,完善ATM与客户的法律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周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M].王蜀黔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  
电子支付风险责任划分与管理.[M].王铁栋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  
英汉证券与金融工程词典.[M].陈胜权;圣才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  
虚拟银行革命.[M].(英)詹姆斯·埃森格(JamesEssinger)著;张荔;张东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