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2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平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海二
[
2
]
机构
:
[1]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来源
:
南方金融
|
2019年
/ 03期
关键词
:
农村金融;
金融体制改革;
所有制中性;
激励相容;
金融监管分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经历了1978-1992年恢复与重建、1993-2002年多样化体系雏形显现、2003年至今逐步完善三个阶段。农村金融改革以增量改革为主,具有明显的政府外生推动的渐进性特征。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中性、激励不相容以及多目标冲突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理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推进农村信用社和省联社改革,鼓励私人资本试水农村社区商业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放权地方金融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蔡昉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 99
-
110+207
[2]
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
金鹏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金鹏辉
[J].
金融研究,
2008,
(10)
: 71
-
77
[3]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芳
[J].
金融研究,
2005,
(04)
: 89
-
98
[4]
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康霖
[J].
金融研究,
2001,
(10)
: 32
-
41
[5]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谢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北京
谢平
[J].
金融研究,
2001,
(01)
: 1
-
13
[6]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绩效评价[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刘锡良, 2014
[7]
中国金融改革思路[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谢平, 2013
[8]
中国农村金融论纲[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陈雨露, 2010
[9]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汪小亚, 2009
[10]
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韩俊等, 2009
←
1
2
→
共 11 条
[1]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蔡昉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 99
-
110+207
[2]
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
金鹏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金鹏辉
[J].
金融研究,
2008,
(10)
: 71
-
77
[3]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芳
[J].
金融研究,
2005,
(04)
: 89
-
98
[4]
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康霖
[J].
金融研究,
2001,
(10)
: 32
-
41
[5]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谢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北京
谢平
[J].
金融研究,
2001,
(01)
: 1
-
13
[6]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绩效评价[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刘锡良, 2014
[7]
中国金融改革思路[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谢平, 2013
[8]
中国农村金融论纲[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陈雨露, 2010
[9]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汪小亚, 2009
[10]
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韩俊等, 2009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