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5日闽北经典超级单体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13
作者
吴木贵 [1 ]
张信华 [2 ]
傅伟辉 [1 ]
赖荣钦 [1 ]
冯晋勤 [3 ]
机构
[1] 福建省建阳气象雷达站
[2] 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
[3] 福建省龙岩市气象局
关键词
经典超级单体风暴; 中气旋; 垂直风切变; 涡旋状回波; 阵风锋回波; 龙卷涡旋特征(TV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0年3月5日16:20(北京时,下同)-19:50发生在闽北的强对流天气主要由中尺度对流回波群中的3个局地强风暴引起的,其中最强的单体是一典型的经典超级单体风暴,它在沿途220km产生了强降雹。本文利用建阳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资料和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单体的演变特征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1)经典超级单体出现在具有地形锢囚特征的地面中低压内,该低压则处于高空槽前、西南中空急流下方、850hPa锋区切变南侧以及低空急流前方;该单体在地面中低压西部冷锋上生成后沿着地面辐合线移动并穿过低压中心,到达低压东部的静止锋冷区后减弱,生命史为4h52min,并始终维持相对的孤立状态,平均移速为75km.h-1,属于高质心对流系统。(2)成熟阶段(15:57-18:47),该单体维持中等强度以上的中气旋及相关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低层钩状回波等经典超级单体特征,并出现了3次高峰,相应的中气旋在高峰期均有增强并向地面伸展。其中,在第二次高峰期出现了垂悬回波下降和钩状回波更新以及BWER消失现象,这一期间出现的龙卷涡旋特征进一步表明产生龙卷的可能性很大;在第三次高峰期也出现了类似演变特征,但更为典型的是中气旋最终发生了锢囚,形成长达30min的涡旋状回波。此外,在第一和第二次高峰期风暴左前方多次出现了阵风锋回波,而右后侧却未出现此现象,这也是一种有利于风暴维持的特征。(3)主要的风暴尺度环境特征是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大的深层垂直风切变(0~6km风切变是39m.s-1)、强的相对风暴入流(17m.s-1,0~2km)和高的相对风暴螺旋度(418m2.s-2,0~2km);与典型的经典超级单体风暴环境不同的是:风随高度顺转(90°,300hPa以下)不仅表现在低层还表现在中上层(25°,500~300hPa)。最后对风暴成熟阶段的3次高峰机理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6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10年福建一次早春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对比分析 [J].
冯晋勤 ;
俞小鼎 ;
傅伟辉 ;
曹长尧 .
高原气象, 2012, (01) :239-250
[2]   一次致灾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赵俊荣 ;
郭金强 ;
杨景辉 ;
杨建成 .
高原气象, 2011, 30 (06) :1681-1689
[3]   “090723”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及强风原因分析 [J].
王福侠 ;
裴宇杰 ;
杨晓亮 ;
李宗涛 ;
俞小鼎 .
高原气象, 2011, (06) :1690-1700
[4]   风廓线雷达回波参量估计算法验证及其地杂波抑制方法研究 [J].
张雯雯 ;
刘黎平 ;
阮征 ;
葛润生 .
高原气象 , 2011, (04) :1096-1101
[5]   机载W波段测云雷达回波强度衰减订正仿真研究 [J].
王振会 ;
纪雷 ;
黄兴友 ;
滕煦 ;
赵凤环 .
高原气象, 2011, 30 (02) :437-444
[6]   重庆一次超级单体风暴的综合分析 [J].
廖向花 ;
周毓荃 ;
唐余学 ;
李轲 .
高原气象, 2010, (06) :1556-1564
[7]   陕西中部一次超强雷暴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罗慧 ;
刘勇 ;
冯桂力 ;
王仲文 ;
马启明 ;
吴林荣 .
高原气象 , 2009, (04) :816-826
[8]   一次冰雹天气强对流(雹)云演变及超级单体结构的个例模拟研究 [J].
王秀明 ;
钟青 ;
韩慎友 .
高原气象 , 2009, (02) :352-365
[9]   三次超级单体风暴雷达产品特征及气流结构差异性分析 [J].
刁秀广 ;
朱君鉴 ;
刘志红 .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133-146
[10]   毛乌素沙漠东部边缘一次雹暴三维结构的观测分析 [J].
井喜 ;
井宇 ;
李明娟 ;
屠妮妮 ;
贺文彬 ;
杜继稳 ;
张人禾 .
高原气象 , 2008, (05) :11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