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紫菜北移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世英
郑宝福
费修绠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紫菜; 丝状体; 叶状体; 壳孢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1985—1988年在青岛进行坛紫菜丝状体培养和叶状体栽培的北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温下,3月下旬采果孢子苗,投放密度为200个/cm2。在丝状体培养期间,利用扩大育苗室的照光面积提高室温,池面加盖聚乙烯薄膜保温,使培苗池水温能达到25—28℃,以满足丝状体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的温度;利用减光、缩光方法促进丝状体发育。在8月初丝状体大量放散壳孢子,采壳孢子苗的适宜季节是8月上旬—9月中旬,这时采苗可以充分利用北方海区的水温条件,使叶状体能正常生长发育。35天后可采收第一水紫菜。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T.J.Chang et B.F.Zheng)人工增殖的研究[J]. 刘恬敬,王素平,张德瑞,崔广法,李婉丽,朱仲嘉,吴铁民,李西林,尤健雄,黄福令,王训波,林大华.海洋水产研究. 1981(02)
[2]   福建紫菜一新种:坛紫菜 [J].
張德瑞 ;
郑宝福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60, (01)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