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氢离子注入硅片退火行为的高压电镜原位观察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敬
屠海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屠海令
刘安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刘安生
张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张椿
周旗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周旗钢
朱悟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朱悟新
高曰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高曰文
李建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李建明
机构
:
[1]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
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来源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1998年
/ 04期
关键词
:
硅,高压电子显微镜,离子注入,氢,扩散;
D O I
:
10.19476/j.ysxb.1004.0609.1998.04.013
中图分类号
:
TN304.1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采用高压电子显微镜(HVEM)的原位观察技术,在1MV加速电压和室温至650℃加热条件下,观察了氢离子注入硅片中缺陷层的变化。在500℃以下,氢离子注入缺陷层基本没有变化,在650℃保温时,缺陷的密度逐渐降低,样品中薄区域部分的缺陷在保温20min后消失,而厚区域部分在保温40min后仍存有部分缺陷,说明缺陷的变化与样品厚度有关。用氢的扩散理论讨论了这一现象,提出氢可能是以H2分子的形式扩散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