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脏腑风湿

被引:75
作者
仝小林 [1 ]
刘文科 [1 ]
田佳星 [2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脏腑风湿; 伏邪; 痹病;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3.07.004
中图分类号
R255.6 [痿证、痹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痹病包括五体痹和五脏痹,外感风寒湿邪和脏腑功能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黄帝内经》痹病基础上,提出脏腑风湿的概念,涵盖了以外感风寒湿等外邪为始动因素的多种疾病,强调外邪伏留致病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祛邪外出是脏腑风湿的首要治则。其论治范围较五脏痹和五体痹更为广泛,不仅风湿系统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诸多免疫相关性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1型糖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以及一些疑难杂病如原发性脑瘤、病毒性心肌炎等,其发病与外感病邪,邪气伏留密切相关,而一些祛风湿及解表祛邪药如雷公藤、防风、细辛等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原发性脑瘤等。因此,以上诸多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脏腑风湿概念的提出为一些疑难顽症的治疗提供了审因论治的思路,尤其在病机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情况下,从脏腑伏邪论治,给宿邪以出路,或可收佳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医治疗原发性脑瘤用药思路 [J].
冯天明 ;
雍履平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 22 (05) :382-383
[2]   独活寄生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J].
石楸鸣 .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 10 (06) :575-576
[3]   Ⅰ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侯萍 ;
刘骁 ;
殷晓丽 .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5) :262-263
[4]   玉屏风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J].
宋美卿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S1) (S1) :93-95
[5]   雷公藤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J].
燕树勋 ;
王颖 ;
彭扣芝 ;
潘研 ;
李桓 .
中医学报, 2010, (03) :576-577
[6]  
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J]. 水光兴,万毅刚,蒋春明,张慧兰,陈萍,王朝俊,姚建.中国中药杂志. 2010(04)
[7]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王艳宏 ;
包蕾 ;
刘振强 ;
阎雪莹 ;
王锐 ;
管庆霞 .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01) :216-217
[8]   暴发性1型糖尿病 [J].
宋晓艳 ;
窦京涛 .
山东医药, 2009, (12) :110-111
[9]   从风论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病机 [J].
李靖 ;
高菁 ;
吕仁和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0) :731-733
[10]   五脏痹实质探讨 [J].
童学彪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06) :6-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