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被引:12
作者
方世明
郑斌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法; 协调度; 时空特征; 咸宁市;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0.05.017
中图分类号
F127.632 [];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根据1978—2007年咸宁市的统计资料,分别建立区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同时建立协调测度模型,测算出咸宁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咸宁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协调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8年为不协调期,协调度为负;1999—2000年为基本协调时期,协调度为正,城市发展走向优化;2000—2007年为协调期,城市化与经济综合水平都为正,两者协调度趋向稳定。(2)2005年咸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存在地区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陈志 ;
薛敬华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07-311
[2]   基于城市化本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 [J].
赵显洲 .
北方经济, 2007, (13) :58-59
[3]   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 [J].
张景华 .
财经科学, 2007, (05) :47-54
[4]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J].
朱世英 .
价值工程, 2006, (07) :11-13
[5]   福建省宁德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孙同德 ;
吴燕 .
资源·产业, 2006, (02) :91-94
[6]   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J].
宣国富 ;
徐建刚 ;
赵静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3) :47-51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科技导报, 2005, (02) :48-51
[8]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J].
徐雪梅 ;
王燕 .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02) :48-52
[9]   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 [J].
张颖 ;
赵民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4) :10-18+95
[10]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J].
王小鲁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01)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