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性别比失衡与社会政策的柔性调节

被引:2
作者
张世青
机构
[1] 济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失衡; 生育意愿; 社会政策; 柔性调节;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08.06.013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日趋严重,不进行治理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目前采取的一些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等,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产生改观,但要实现全社会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化需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放弃男孩为首选的生育偏好。这种观念的转变和形成应从社会政策入手和进行调节,根据个体生命周期中不同的个体和社会需求,依靠教育政策、生育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政策及退休政策等具体的社会政策对女性和独女户家庭进行关爱和倾斜,通过利益导向创设出生女有福气的生育观和"关爱女孩、尊重女性"的性别价值观。在实施社会政策时,应发挥各项社会政策的灵活性;同时各项社会政策之间应该具有联动性和协调性。此即是社会政策的柔性调节。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78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对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启示 [J].
陈胜利 ;
顾法明 ;
蔡菲 .
人口研究, 2008, (01) :22-33
[2]   生育意愿调查研究报告 [J].
陈岱云 ;
高功敬 ;
于晓丽 ;
刘静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11+89
[3]   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治理研究 [J].
穆光宗 ;
余利明 ;
杨越忠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3) :81-88+96
[4]   性别价值观视野下的农村出生性别失衡原因的综合分析 [J].
张仕平 .
西北人口, 2006, (06) :36-40
[5]   从社会性别视角透析出生性别比失衡 [J].
何绍辉 .
西北人口, 2006, (04) :12-15
[6]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 [J].
原新 ;
石海龙 .
人口研究, 2005, (03) :11-17+96
[7]   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研究 [J].
王翠绒 ;
易想和 .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1) :82-84
[8]   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 [J].
乔晓春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1) :16-24+81
[9]   妇女与福利:女性主义福利理论评介 [J].
刘继同 .
妇女研究论丛 , 2003, (04) :57-63
[10]   引起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 [J].
解振明 .
人口研究, 2002, (05)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