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变动

被引:67
作者
林彰平 [1 ]
闫小培 [2 ]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空间格局; 变动; 广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广州市1984年第三产业普查数据和1996年、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比、评估和解释方法,对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过程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向城市新区扩散和向城市中心区集聚并存,“集中于越秀”的初始空间格局变为“中心区多点集聚”的现状空间格局,金融服务业集聚地段的生成表现为一个“由南而北、由西往东”的时空运动过程。②社会经济体制和金融管理体制转型、金融机构行为变化以及城市空间扩张分别是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的前提条件、微观基础和空间张力:城市化集聚经济效应促进各区金融服务业差异化增长,递次集中兴建的城市办公活动空间吸引金融机构在城市特定地段集聚。③研究时段内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缺少西方国家城市那样的高端金融服务总部集聚中心,也没有观察到西方大都市CBD衰退现象和金融服务“废弃型”城市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18 / 8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J].
闫小培 ;
钟韵 .
地理科学, 2005, (05) :27-33
[2]   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J].
武巍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19-27
[3]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 [J].
周素红 ;
闫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1) :131-142
[4]  
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J]. 金雪军,田霖.经济地理. 2004(06)
[5]   金融地理与金融中心的研究进展——从专业社群运作来看 [J].
陈品先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4) :1-8
[6]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证券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J].
田霖 ;
金雪军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1) :102-108
[7]   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 [J].
赵晓斌 ;
王坦 ;
张晋熹 .
经济地理, 2002, (04) :408-414
[8]   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 [J].
宁越敏 .
城市规划, 2000, (08) :9-12+20
[9]   广州CBD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 [J].
阎小培 ;
周春山 ;
冷勇 ;
陈浩光 .
地理学报, 2000, (04) :475-486
[10]   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J].
张文忠 .
地理研究, 1999, (03) :2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