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应变阶在地震应力触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0
作者
邱泽华
石耀霖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应力触发; 应变观测; 地震应变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中国钻孔应变台网观测到的昆仑山口西MS8.1大地震的应变阶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 :①很多观测值与静力位错理论计算值不符合 ;②北方地震较活跃地区的很多台站观测到异常大的应变阶 ,而南方构造运动较不活跃地区的台站虽然也观测到地震波动 ,但是应变阶不明显 .由此推断 ,地震的触发 (可能是动态触发 )作用对远场的实际地震应变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 ,远场的构造活动 (可能是断层活动 )是否曾被地震触发 ,可能决定当地的应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对昌平台 1999年 3月 11日张北地震与 1999年 11月 1日大同地震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 :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对实际地震应变变化有直接影响 .这证明观测到的异常大的地震应变阶可能是地震触发了当地的断层活动的表现 .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8+567 +5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地震造成远距离应力阶变的观测实例[J]. 邱泽华,石耀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地震应力触发研究 [J].
万永革 ;
吴忠良 ;
周公威 ;
黄静 ;
秦立新 ;
万永革 .
地震学报, 2002, (05) :533-551
[3]   我国钻孔应力-应变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的现状 [J].
邱泽华 ;
张宝红 .
国际地震动态, 2002, (06) :5-9
[4]   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MS8.1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调查 [J].
陈文彬 ;
徐锡伟 ;
张志坚 ;
陈永明 ;
何文贵 ;
刘洪春 ;
戴华光 ;
陆鸣 .
西北地震学报, 2001, (04) :2-6+106-107
[5]   关于应力触发和应力影概念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一些思考 [J].
石耀霖 .
地震, 2001, (03) :1-7
[6]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 1991
[7]  
地震事典[M]. 地震出版社 , (日)宇津德治主编, 1990
[8]  
Sacks-Evertson strainmeter, its installation in Japan and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concerning strain steps .2 Sacks I S,Suyehiro S,Evertson D W,et al. Pap Met Geophys .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