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10
作者
黄辉 [1 ]
陈旭 [1 ]
蒋功成 [2 ]
周卫华 [3 ]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 淮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洪泽湖; 水质评价; 模糊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模糊数学方法采用隶属度函数描述环境因子与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体现了评价标准界限的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论文结合洪泽湖实际污染特征,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挥发酚、石油类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00-2008年洪泽湖水环境质量进行了2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区除2003年是Ⅳ类水质外其余几年均为Ⅴ类水质,污染严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质继续恶化。洪泽湖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和总磷。各监测点中,老山乡和高良涧镇监测点水质最差。论文分析了影响洪泽湖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武汉严东湖近代沉积物中总氮、总磷与生物硅沉积及营养演化的动态过程 [J].
胡胜华 ;
叶艳婷 ;
郭伟洁 ;
张婷 ;
周巧红 ;
徐栋 ;
吴振斌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1) :124-131
[2]   洪泽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J].
王兆群 ;
张宁红 ;
张咏 ;
刘振坤 ;
周卫华 .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0, 2 (06) :31-35
[3]   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存在问题 [J].
高方述 ;
钱谊 ;
王国祥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5) :1-5
[4]  
洪泽湖表层底质营养盐的形态分布特征与评价.[J].余辉;张文斌;卢少勇;燕姝雯;胡瑞娟;陈雷;张璐璐;余建平;.环境科学.2010, 04
[5]   洪泽湖断面水质状况评价及分析 [J].
陈飞龙 ;
李松林 ;
石娇娇 ;
曹丹 ;
刘绪庆 .
中国西部科技, 2009, 8 (25) :44-46+50
[6]   洪泽湖底质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分析 [J].
刘振坤 ;
张书海 .
江苏环境科技, 2005, (04) :41-43
[7]   洪泽湖湿地生态调查研究与保护对策 [J].
戴洪刚 ;
杨志军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2) :37-39+50
[8]   水体中饱和溶解氧的求算方法探讨 [J].
张朝能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2) :57-58
[9]   Grey fuzzy optimization model fo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of a river system [J].
Karmakar, Subhankar ;
Mujumdar, P. P. .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6, 29 (07) :1088-1105
[10]   Fuzzy relation analysis for multicriteri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J].
Yin, YY ;
Huang, GH ;
Hipel, KW .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ASCE, 1999, 125 (01) :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