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被引:17
作者
侯渝嘉 [1 ]
何桥 [2 ]
李品武 [3 ]
梁国鲁 [2 ]
彭萍 [1 ]
邓敏 [1 ]
机构
[1] 重庆市茶叶研究所
[2] 西南大学
[3] 四川农业大学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7.03.031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川渝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川渝茶树资源遗传多态性丰富,12条ISSR引物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占90.0%)。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41~0.87。通过类平均聚类(UPGMA)法,可将14份材料分为2个大类,第1大类主要为保持了较多原始性状的乔木大叶型,第2大类又可分成4个亚类群,主要为小乔木或灌木中小叶型,多为川渝各地栽培的地方群体品种。由此认为:ISSR标记可以有效地评价茶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其系统学研究提供分子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茶树杂交后代的ISSR分析
    侯渝嘉
    何桥
    梁国鲁
    李品武
    彭萍
    邓敏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 267 - 270
  • [2] ISSR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姚明哲
    黄海涛
    余继忠
    陈亮
    [J]. 茶叶科学, 2005, (02) : 153 - 157
  • [3] 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姚明哲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J]. 茶叶科学, 2004, (03) : 172 - 176+206
  • [4] 应用ISSR标记研究黑麦属植物遗传多样性
    尚海英
    郑有良
    魏育明
    吴卫
    颜泽洪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3) : 273 - 277
  • [5] 正交设计优化不结球白菜ISSR反应体系研究
    王彦华
    侯喜林
    徐明宇
    不详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05) : 899 - 902
  • [6] 桦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姜静
    杨传平
    刘桂丰
    武金华
    范志勇
    [J]. 生态学杂志, 2003, (03) : 91 - 93
  • [7] 茶树基因组DNA提纯与鉴定
    陈亮
    陈大明
    高其康
    杨亚军
    虞富莲
    [J]. 茶叶科学, 1997, (02) : 19 - 23
  • [8] 茶 茶文化 旅游.[M].刘勤晋; 主编.重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