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8
作者
李志江 [1 ]
马晓冬 [2 ]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淮海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空间扩展; 遥感; 徐州;
D O I
10.16202/j.cnki.tnrs.2011.03.001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以我国东部地区典型资源型城市徐州市为例,综合集成MSS、TM、SPOT等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城市历史地图及其它空间数据,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通过扩展强度、分形维数、扩展方向等指标分析了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建国以来的近60年间,徐州市城市空间显著扩张,建成区面积由1949年的8.39km2增加到2007年的161.54km2,增长了18.25倍;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各时期各方向扩展强度差异较大,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城市空间扩展是自然、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J].
马晓冬 ;
朱传耿 ;
马荣华 ;
蒲英霞 .
地理学报, 2008, (04) :405-416
[2]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 [J].
廖邦固 ;
徐建刚 ;
宣国富 ;
祁毅 ;
梅安新 .
地理学报, 2008, (02) :195-206
[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市1973—2005年间城市建成区的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J].
牟凤云 ;
张增祥 ;
迟耀斌 ;
刘斌 ;
周全斌 ;
王长有 ;
谭文彬 .
遥感学报, 2007, (02) :257-268
[4]   基于粗集的知识发现与地理模拟——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为例 [J].
杨青生 ;
黎夏 .
地理学报, 2006, (08) :882-894
[5]   人口转变与健康城市化——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重大选择 [J].
韦亚平 .
城市规划, 2006, (01) :20-27+79
[6]   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 [J].
匡文慧 ;
张树文 ;
张养贞 ;
盛艳 .
地理学报, 2005, (05) :841-850
[7]   西安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吴宏安 ;
蒋建军 ;
周杰 ;
张海龙 ;
张丽 ;
艾莉 .
地理学报, 2005, (01) :143-150
[8]   常熟市城镇用地扩展分析 [J].
马荣华 ;
陈雯 ;
陈小卉 ;
段学军 .
地理学报, 2004, (03) :418-426
[9]   城市空间扩散增长模型与模拟 [J].
刘妙龙 ;
陈鹏 .
人文地理, 2004, (02) :6-11
[10]   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朴世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1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