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选择——基于两大后发创新城市的借鉴

被引:13
作者
刘红玉 [1 ]
胡钦如蓝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2] 南开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创新驱动发展;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西斯塔和大德是世界上后发城市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并有效疏解首都部分功能的成功范例。尽管两者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但仍具有诸多共性。这些共性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初期选择政府主导的外驱型发展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雄安新区规划应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放在首位,因地制宜找准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科学规划和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疏解首都科技创新功能可行吗?——韩国的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J].
张可云 ;
沈洁 .
北京社会科学, 2016, (03) :58-66
[2]   Kista科学城创新创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启示 [J].
周娟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6) :151-156
[3]  
韩国大德:政府如何支持科技园区创新.[N].滕堂伟;.东方早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