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织核因子кB、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何国厚 [1 ]
王建 [2 ]
刘勇 [1 ]
机构
[1] 湖北省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科
[2] 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内科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颈动脉粥样硬化; 小檗碱; 核因子кB;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小檗碱预防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和小檗碱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行右侧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4周以制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檗碱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每日灌服小檗碱。第5周麻醉处死,取右侧颈动脉组织行HE染色观察颈动脉病理改变,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因子кB的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因子кBp65、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颈动脉血管内膜明显增生,内膜下和中膜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堆积,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小檗碱组的内膜轻度增厚,内膜下有少量泡沫细胞形成。小檗碱组核因子кBp65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19.58±2.60比2.00±0.93,P<0.01),但明显低于模型组(37.50±2.45,P<0.01)。小檗碱组核因子кBp65mRNA(0.42±0.05)、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0.61±0.1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0.57±0.1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8±0.04、0.20±0.04和0.33±0.05,P<0.01),但明显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66±0.16、0.81±0.11和0.76±0.03,P<0.01)。核因子кB的活性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表达量明显相关(r=0.926,P<0.01;r=0.958,P<0.01)。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кB活性以及降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而预防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89 / 8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檗碱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内膜增生和巨噬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 [J].
何国厚 ;
艾志兵 ;
刘勇 ;
王云甫 ;
李承晏 ;
郑虎 ;
魏国耀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 (01) :94-96
[2]   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实验研究 [J].
艾志兵 ;
何国厚 ;
刘勇 ;
王云甫 ;
张晓东 ;
李承晏 ;
魏国耀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 (02) :138-140
[3]   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J].
艾志兵 ;
何国厚 ;
李承晏 ;
刘勇 ;
魏国耀 ;
郑虎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 (02) :96-99
[4]   Acetaldehyde-induced interleukin-1β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production is inhibited by berberine through nuclear factor-κB signaling pathway in HepG2 cells [J].
Hsiang, CY ;
Wu, SL ;
Cheng, SE ;
Ho, TY .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2005, 12 (05) :791-801
[5]  
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B is present in the atheriosclerosis lesion. Brand K, Page S, Rogler G, et al.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