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萍乡市为例

被引:6
作者
傅春
林永钦
谢莉芳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协调发展; 耦合;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弹性的概念,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着手,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分为七大理论类型,并给出了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判定依据和评价方法;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着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了表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市为个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了城市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并定量分析了该市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萍乡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式以耦合协调发展型为主,并可分为协调发展阶段和波动式发展阶段。实例研究证实,本定量评价体系目的明确、简单易用,评价结论能够恰当反映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况,对于制定正确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方案和政策措施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85 / 11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J].
彭晓英 ;
张庆华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 39 (17) :22-27
[2]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探讨 [J].
奚青梅 .
生态经济, 2009, (08) :92-96
[3]   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杜江 ;
刘渝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6) :825-830
[4]   煤炭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J].
乌兰 .
中国软科学, 2008, (09) :82-89
[5]   基于熵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J].
郝传波 ;
代少军 .
资源与产业, 2008, (03) :1-5
[6]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重塑 [J].
刘剑平 ;
陈松岭 ;
易龙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5) :79-82
[7]   资源型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初探 [J].
张晶 ;
韩丽红 .
资源与产业, 2007, (03) :1-4
[8]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研究——以鞍山市为例 [J].
刘文新 ;
张平宇 ;
马延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7-21
[9]   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J].
李咏梅 .
生产力研究, 2006, (06) :125-126+133
[10]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整治——以济宁市为例 [J].
申玉铭 ;
杨彬彬 ;
张云 .
地理研究, 2006, (03) :43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