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典型黑土区剖面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可蚀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缪驰远
刘宝元
刘刚
张天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黑土; 可蚀性; 细沟间侵蚀; 细沟侵蚀; 临界剪切力;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3.012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更好的了解黑土区土壤剖面粒径分布以及可蚀性因子特征,本研究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鹤北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沉降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层表面至母质的土壤样品进行粒径分布规律研究,并基于粒径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计算了土样的可蚀性K值,最后对土壤可蚀因子K与WEPP模型中土壤的细沟间侵蚀因子(Inter- rill Erodibility)Ki、细沟侵蚀因子(Rill Erodibility)Kr和临界剪切力因子(Critical Shear)T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剖面下土壤粘粒含量逐层变化不大。而粉粒含量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减少,砂粒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增大;(2)除人工林外,其余6个剖面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含量增大的趋势;(3)对农地剖面土样分析发现,可蚀性因子K值与细沟侵蚀因子K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临界剪切力因子Tc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细沟间侵蚀因子Ki的正相关性略有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J].
张科利 ;
彭文英 ;
杨红丽 .
土壤学报, 2007, (01) :7-13
[2]   东北黑土漫岗区土壤侵蚀垂直分带性研究 [J].
范昊明 ;
蔡强国 ;
崔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6) :8-11
[3]   WEPP模型中细沟可蚀性参数估计方法误差的理论分析 [J].
雷廷武 ;
张晴雯 ;
姚春梅 ;
闫丽娟 ;
刘汗 ;
杨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9-12
[4]   水蚀模型USLE与WEPP在紫色土水蚀预测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J].
缪驰远 ;
何丙辉 ;
陈晓燕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13-16
[5]   遂宁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J].
何丙辉 ;
缪驰远 ;
吴咏 ;
陈晓燕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3) :9-11+15
[6]   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张科利 ;
蔡永明 ;
刘宝元 ;
彭文英 .
地理学报, 2001, (06) :673-681
[7]   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 [J].
刘宝元 ;
张科利 ;
焦菊英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45-350
[8]   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研究 [J].
高德武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3, (03) :40-43
[9]   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 [J].
张宪奎 ;
许靖华 ;
卢秀琴 ;
邓育江 ;
高德武 .
水土保持通报, 1992, (04) :1-9+18
[10]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宝元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