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及其F1代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7
作者
陈怡
栾晓燕
黄承运
谷秀芝
杜维广
张桂茹
满为群
刘丽君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酯酶; 同工酶; 酶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对大豆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杂交亲本及F1代,接种SMV1号株系后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病与感病亲本及其F1代接种后的同工酶谱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感病亲本及F1代酶的活性增强,酶带数较多,而且部分酶带变宽,颜色变深。抗病亲本则不发生变化。各组合F1代的酶谱与双亲有关,抗病×抗病的F1代酶谱与双亲完全相同,抗病×感病的F1代酶谱偏向抗性亲本,感病×感病的F1代产生一个双亲所不具备的小分子新杂种酶带。未接种的感病亲本酶谱与抗病亲本相同。植株内部同工酶的变化与成株抗性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作为鉴定大豆抗感病毒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豆抗、感病毒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比较研究 [J].
李星华 ;
陈宛妹 ;
李增禄 .
大豆科学, 1991, (02) :149-152
[2]   大豆种间杂交亲本及F5酯酶同工酶谱的研究 [J].
赵丽哲 ;
李宝珠 ;
李莹 ;
乔燕祥 ;
高平平 .
华北农学报, 1989, (02) :44-49
[3]   从番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型差异探讨杂种优势机理 [J].
黄永芬 ;
汪清胤 ;
王海廷 .
遗传学报, 1985, (03) :19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