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

被引:23
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构造抬升; 下切速率; 构造抬升速率;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7.05.005
中图分类号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多级阶地的逐步(或间歇性)下切过程。多级阶地的形成可能同时受到构造抬升和周期性气候变化的制约。由于下切过程的滞后效应,侵蚀和冰川均衡抬升、河谷的侧向侵蚀过程等影响,山地的构造抬升与河谷的下切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应当慎用河谷的下切速率来代表山地的抬升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72 / 6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陇西六盘山黄土及最近1.8Ma B.P.以来的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 [J].
杨东 ;
方小敏 ;
彭子成 ;
李吉均 .
地理科学, 2006, (02) :2192-2198
[2]   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分析 [J].
师长兴 .
地理科学, 2005, (02) :183-189
[3]   祁连山东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与机制探讨 [J].
高红山 ;
潘保田 ;
邬光剑 ;
李吉均 ;
李炳元 ;
Douglas Burbank ;
业渝光 .
地理科学, 2005, (02) :197-202
[4]   西峰剖面有机质记录的黄土高原L6-L1古湿度演变 [J].
贾蓉芬 ;
彭先芝 .
地理科学, 2004, (06) :693-697
[5]   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 [J].
黄镇国 ;
张伟强 .
地理科学, 2004, (03) :286-291
[6]   山西南部1.2MaB.P.的地貌转型事件 [J].
李有利 ;
史兴民 ;
傅建利 ;
杨景春 .
地理科学, 2004, (03) :292-297
[7]   祁连山东段沙沟河阶地的年代与成因 [J].
潘保田 ;
邬光剑 ;
王义祥 ;
刘志刚 ;
管清玉 .
科学通报, 2000, (24) :2669-2675
[8]  
Climatically controlled terraces in uplifting mountain areas[J] . Leszek Starkel.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2003 (20)
[9]  
Uplift-driven valley incision and climate-controlled river terrace development in the Thames Valley, UK[J] . Darrel Maddy,David Bridgland,Rob Westaway.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