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的生物气候学建筑景观设计——河西走廊古浪地区景观规划

被引:3
作者
蔺宝钢 [1 ,2 ]
徐娅 [1 ]
胡仁锋 [1 ]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 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关键词
生物气候学设计; 生态景观;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5986/j.1006-7930.2009.04.020
中图分类号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河西走廊,曾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历史的进程把它推向求救的边缘.以深入的资料收集和调研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学科理论详尽地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脆弱区建筑和景观规划模式,通过对生态示范点的具体分析,确定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建设规模,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匹配与整合研究 [J].
沈济黄 ;
李宁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376-381
[2]   生态景观设计——寻求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 [J].
安建国 .
城市环境设计, 2008, (02) :26-27
[3]   论景观设计分类及生态景观设计 [J].
朱少华 .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7, (05) :66-69
[4]   水资源在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J].
张明泉 ;
苟剑锋 ;
刘琴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5) :78-82
[5]   甘肃河西走廊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J].
陈西仓 .
中国林副特产, 2005, (01) :64-66
[6]   论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以河西走廊绿洲为例 [J].
丁宏伟 ;
张举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6) :50-55
[7]   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附视频 [J].
李效栋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8) :10-11
[8]  
河西走廊区移民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 李晓燕.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2(04)
[9]  
河西走廊区移民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 李晓燕.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2 (04)
[10]   甘肃河西地区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 [J].
戴尔阜 ;
方创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