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18
作者:
白洁
[1
]
王学恭
[2
]
赵成章
[2
,3
]
机构:
[1] 天水师范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3]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
来源:
关键词:
绿洲;
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系统;
河西走廊;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1.02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约束性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5个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及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绿洲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水平均很低,尚不存在良好协调发展区域;绿洲协调发展能力呈现为嘉峪关>金昌>张掖>酒泉>武威的顺序,嘉峪关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滞后型区域;金昌、张掖、酒泉、武威同属于濒临失调衰退阶段,其中金昌、酒泉属于生态经济同步型区域,张掖、武威属于经济滞后型区域,据此提出各绿洲的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