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残缺——耕地保护的硬伤

被引:2
作者
邱桂林
机构
[1] 广东省财政学校
关键词
产权; 耕地保护; 承包经营责任制; 公共利益; 公众治理;
D O I
10.15979/j.cnki.cn62-1104/f.2005.10.034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我国耕地减少存在两种不同的表现一是显性减少,表现为合法与不合法的城市、道路、工商业建设用地;二是隐性减少,表现为耕地撂荒、同一耕地的效率及预期产出逐年降低等。深层次分析我国耕地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地产权残缺不清。要实现最严格有效的耕地保护,必须改革现有农地产权制度,把耕地保护由国家治理为主向公众治理为主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产权的经济分析.[M].(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美)R.H.科斯(Coase;R.H.)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