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期的CO及其温室效应

被引:3
作者
王贵勇
董光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大气保温效应; 地质时期; 地史时期; CO2; 二氧化碳; 碳酸盐岩; 化学岩; 大气圈; 地球结构; 地球表面; 地表; 白云岩; 生物圈;
D O I
10.13227/j.hjkx.1989.06.02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当前流行的人类活动导致CO2增加使未来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的说法提出质疑,研究表明,自大气圈形成以来,CO2已由原始大气主要成分(91%)波动下降到现在的微量组分(0.034%),其演化过程主要受自热因素控制,当前CO2浓度增加是人为因素与自然作用叠加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或工业革命的产物,与此同时已经证实,冰期降温不是因为CO2减少、温室效应减弱,而近年CO2增加,温室效应加强又未得到确证,因此,以未来人为活动导致的CO2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及可能的环境影响还为时尚早。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能影响 [J].
叶笃正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86, (02) :112-120
[2]  
第四纪地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怀仁主编, 1987
[3]  
气候的变迁和展望[M]. 气象出版社[英]拉姆(Lamb, 1987
[4]  
早期的地球[M]. 地质出版社 , 陈庆宣等选译, 1987
[5]  
气候的过去和未来[M]. 气象出版社[苏]布德科[Будыко, 1986
[6]  
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M]. 科学出版社[美]赫斯(Hess, 1985
[7]  
地质学原理[M]. 地质出版社 , 张宝政, 1983
[8]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 科学出版社 , 张家诚等编著, 1976
[9]  
Greenhouse warming or Little Ice Age demise: A critical problem for climatology[J] . S. B. Idso.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198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