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花岗岩发育几种红壤的矿物组成

被引:3
作者
殷细宽
曾维琪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关键词
花岗岩发育红壤; 成土因素; 红壤分类; 矿物转化; 原生矿物组成; 粘粘矿物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电镜观察,研究了广东省花岗岩发育的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各粒级的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长石类矿物可直接形成埃洛石和高岭石,进一步转变为三水铝石。云母类矿物则形成针铁矿、赤铁矿、14A矿物和绢云母。斜长石亦能转变成绢云母,再脱钾便生成水云母。 土壤次生粘粒矿物和原生矿物组合的不同,不完全是生物气候为主导的成土因素和地带性的影响,而是各成土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还要注意构造运动的作用。从海南岛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矿物组成特点看来,其风化强度与赤红壤、红壤相比,并非最强,故其能否属砖红壤,值得商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雷琼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 [J].
张虎男 ;
赵希涛 .
地质科学, 1984, (03) :276-287
[3]   我国富铝化土壤发生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赵其国 ;
王振权 ;
刘兆礼 .
土壤学报, 1983, (04) :333-346+453
[4]   海南岛热带土壤的粘土矿物 [J].
张效年 .
土壤学报, 1963, (01) :38-54
[5]   华南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 [J].
张效年 ;
李庆达 .
土壤学报, 1958, (03) :178-192
[6]   中国红壤的化学性质 [J].
李庆逵 ;
张效年 .
土壤学报, 1957, (01) :78-96
[7]  
中国红壤[M]. 科学出版社 , 李庆逵 主编, 1983
[8]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