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流沙固定的几个问题

被引:15
作者
刘志民
高红瑛
蒋德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沈阳 
[4] 辽宁大连 
[5] 辽宁沈阳 
关键词
流沙固定; 固沙植物; 外来种; 乡土植物; 砂生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5年首次在西藏日喀则进行固沙植物的引种试验,大多数中国内地固沙植物不适应该地的流动沙丘,沙面高温和生长季短是主要制约因素。沙木蓼和籽蒿表现最好;油蒿种子不能成熟,因此不能做后续植物;乡土植物砂生槐在播种当年出苗率低、生长缓慢,只能用做后期植物。在西藏日喀则,有效的植物固沙程序是:在保护措施(草方格沙障、砾石层)下,在流动沙丘上播种外来种沙木蓼、籽蒿和油蒿或移栽籽蒿,同时播种乡土植物砂生槐。在沙木蓼和籽蒿种群衰退、油蒿种群未衰退但不能靠天然下种自行更新时,砂生槐开始发挥固沙作用,并最终凭其适沙特性和长寿命接替先锋固沙植物有效地固定沙丘。选择乡土固沙植物应将重点放在蒿属和锦鸡儿属上。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