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红树林泥炭的海侵成因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7
作者
桑树勋
刘焕杰
施健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
关键词
红树林泥炭; 沉积环境; 海平面变化; 比较沉积学; 全新世; 海南岛;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3.04.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海南岛全新世红树林泥炭及其含炭沉积物特征、形成环境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华南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综合分析得出:红树林泥炭形成于泥炭坪相;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的快速海侵为含炭沉积的形成提供了古地理背景;红树林泥炭发育于4000a以来的海平面皮动上升时期;泥炭坪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和植物有机质的堆积速度。海南岛全新世海侵成炭的研究为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建造的解释提供了比较沉积学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福建沿海晚第四纪泥炭形成的分期及其与气候、海面变化的关系 [J].
杨建明 .
热带海洋, 1992, (01) :45-51
[2]   华南沿海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初步探讨 [J].
张虎男 ;
赵红梅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5) :620-630
[3]  
煤地质学进展[M]. 科学出版社 , 杨超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