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识风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11
作者
袁晓东
孟奇勋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知识风险公司; 专利组合; 专利行销; 风险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712 [];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1 ;
摘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专利制度的功能逐渐从传统意义的激励发明创造转变为符号财产的利益分配,由此也催生出许多新型的专利经营公司运作模式。其中,以美国知识风险公司为代表的专利基金模式堪称是将风险资本与知识创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可能给我国的自主创新系统造成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方面,它确实可以加速发明创造的商业化进程;但同时不应忽视的是,它也有可能导致合作过程中的技术外流从而丧失产业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Intellectual Ventures是机会还是威胁——关于“高智发明”现象引发的思考 [J].
刘彬 ;
粟源 .
中国科技产业, 2009, (05) :58-60
[2]   福兮祸兮——从我国通信企业角度看专利经营公司的利弊 [J].
黄良才 .
电子知识产权, 2008, (09) :19-22
[3]   谁是知识经济的掘金者 [J].
钮京晖 .
电子知识产权, 2008, (02) :1-1
[5]   “知识风险”公司 一个潜在的威胁 [J].
张孟军 .
中外管理, 2006, (08) :27-27
[7]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对广东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建华 ;
欧阳轶雯 .
经济学(季刊), 2003, (02) :647-666
[8]  
知识风险公司"围猎"全球知识产权[N]. 张伟勋.中国贸易报. 2006 (007)
[9]  
日媒体关注因引进投资可能导致的专利技术流失. 夏佩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
[10]  
The Intellectual Ventures IP Portfolio In the United States:Patent & Published Applications(A Sample Report). Tom Ewing. http://avancept. com/iv-repor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