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杂种稻亚代2号与汕优63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11
作者
葛明治
焦德茂
宋长铣
机构
[1] 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所
关键词
光合特性; 超氧; 光合能力; 顶部叶片; 剑叶; 净光合; 下位叶; 桑叶; 高光强; 色素含量; 歧化酶;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1990.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籼型三系杂种稻的推广应用是我国水稻生产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般亩产可达550公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需要利用籼粳亚种的杂种优势。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选育的籼粳杂种稻亚优2号,经1987~1988年在南京、赣榆和宜兴试种,产量比大面积推广的强优势组合汕优63增产7.4~41%,说明它有很大的生产潜力。众所周知,光合是产量形成的基础,为此我们比较了亚优2号和汕优63的不同叶位叶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旨在分析籼粳亚种杂种稻的光合特性,尤其是上位叶耐光氧化和下位叶耐荫的光合特性,为超高产育种、栽培提供生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