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和适应性对策

被引:28
作者
石春林
金之庆
葛道阔
苏高利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南京
[2] 浙江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气候变化; 粮食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CERES Wheat、CERES Rice、SOYGRO等作物模型与大气环流模型GISSTransientRuns耦合 ,分析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冬小麦和大豆生产的阶段性影响。结果表明 :在未来 5 0年 ,由于研究区域增温明显 ,将导致作物生育期显著缩短 ;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 ,水稻、冬小麦、大豆作物都呈减产趋势 ;在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和CO2 浓度增加对作物的直接影响后 ,单季稻、冬小麦、大豆等都将增产 ,而双季稻区水稻的减产幅度虽有所缓和 ,但减产趋势不变。鉴于气候变化影响 ,提出了若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东部样带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 [J].
金之庆 ;
葛道阔 ;
高亮之 ;
石春林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4) :51-58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阶段性影响 [J].
江敏 ;
金之庆 ;
高亮之 ;
葛道阔 ;
石春林 .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02) :27-32
[3]   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 [J].
金之庆 ;
葛道阔 ;
郑喜莲 ;
陈华 .
作物学报, 1996, (05) :513-524
[4]   气候变暖对我国水稻生产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J].
张宇,王馥棠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S1) :19-25
[5]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利弊分析 [J].
金之庆,葛道阔,陈华,郑喜莲 .
大豆科学, 1994, (04) :302-311
[6]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 [J].
金之庆 ;
方娟 ;
葛道阔 ;
郑喜莲 ;
陈华 .
作物学报, 1994, (02) :186-197
[7]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模拟[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林而达等著, 1997
[8]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王馥棠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