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鸟类恒温机制建立的初步观察
被引:15
作者
:
钱国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大生物学系
钱国桢
王培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大生物学系
王培潮
机构
:
[1]
上海师大生物学系
来源
:
动物学报
|
1977年
/ 02期
关键词
:
鸟类;
雏鸟;
棕头鸦雀;
体温调节;
机制建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引言 雏鸡不能很好调节体温,抵御环境低温能力不强。雏鸡出壳一周以内,雏室的保温伞中心需保持30℃以上;其后,逐日降温,以保证雏鸡较高成活率与正常生长发育(松江农业局1973;李复兴1976;)。然而,鸡形目属早成鸟类型,出壳后,即应具相当恒温性,对气温变动应能有所抵抗。但是,这种抵抗能力因品种而异。其差别常在胚胎时即表现出来,并非出壳后才开始。实践证明,在胚胎时,恒温机制完成较早的雏鸡,对白痢及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因之,研究禽类恒温机制的建立过程,具有生产实践和理论意义;并能阐明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8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