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转型中的农村地权关系及其演化机制——基于要素-技术-制度框架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王昉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近代化; 社会转型; 农村地权关系; 演化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传统中国的农村地权关系在近代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国家放弃了对土地所有权的控制,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进一步深化,土地交易市场化趋势加快;应用托马斯和诺斯以及速水和拉坦的分析框架,从人口、技术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农村地权关系在近代中国转型的动力机制,会发现人口压力是近代农村地权关系演变的主要动力;而农业技术层面进步缓慢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受阻是影响农村土地制度效率的发挥以及进一步变革的内生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葛剑雄译;何炳棣著;.三联书店.2000,
[2]  
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M].曹幸穗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3]  
民国时期农村土地问题.[M].金德群 著.红旗出版社.1994,
[4]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吴慧 著.农业出版社.1985,
[5]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梁方仲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6]   清代至民国时期晋中南地区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J].
王倩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 (01) :97-100
[7]   商周秦汉时期农地排它性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演进 [J].
冯涛 ;
兰虹 .
经济学(季刊), 2002, (03) :803-820
[9]   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 [J].
高翔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178-189+208
[10]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变化——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 [J].
王思明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5, (03)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