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及变形序列

被引:39
作者
柳行军 [1 ]
刘志宏 [1 ]
冯永玖 [1 ]
任延广 [2 ]
李春柏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变形序列; 控陷断层; 断层相关褶皱; 乌尔逊凹陷;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6.02.011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大型的西断东超并具有走滑性质的中新生代箕状凹陷,凹陷内主要发育3个方向的犁式控陷正断层组合(北东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以及断层相关褶皱。在凹陷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前人公认的伊敏组沉积末期的强烈挤压作用,研究还发现,大磨拐河组沉积之前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强烈挤压作用,并持续到伊敏组下段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的变形序列为:(1)北西南东向的强烈拉张作用阶段;(2)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阶段;(3)近东西向的张扭作用阶段;(4)近东西向的强烈压扭作用阶段;(5)近东西向微弱拉张作用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组合及其生物地层特征 [J].
刘振文 ;
黄清华 ;
叶得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4, (03) :309-321
[2]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巴楚地区褶皱构造特征 [J].
刘志宏 ;
王孔伟 ;
迟元林 ;
王文革 ;
林东成 ;
张立国 ;
葛百成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4, (02) :251-259
[3]   断陷盆地群的含油气系统特征——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 [J].
罗群 ;
庞雄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1) :27-30+6
[4]   海拉尔盆地不整合的形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张吉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8-10+66
[5]   海拉尔盆地含油气系统 [J].
陈守田 ;
刘招君 ;
崔凤林 ;
丁玲 ;
丁淑霞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2) :151-154
[6]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李西建 ;
贾承造 ;
雷刚林 ;
陈楚铭 ;
王国强 ;
范湘涛 .
地质科学, 2000, (04) :482-492
[7]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造山运动时间、断层滑移速率的厘定及其意义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贾承造 ;
雷刚林 ;
陈楚铭 ;
王国强 ;
范湘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35-38+4+13
[8]   乌尔逊断陷构造样式及其对圈闭类型的控制 [J].
云金表,罗笃清,李玉喜,姜贵周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4, (03) :14-17
[9]   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张晓东,刘光鼎,王家林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2) :119-127
[10]  
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田在艺,张庆春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