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

被引:23
作者
胡伟 [1 ,2 ]
张玉杰 [1 ]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2] 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
关键词
产业转移; 重心模型; 产业调整; 经济增长;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5.02.01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以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96-2012年我国工业与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996-2012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三次产业重心点迁移方向与幅度迥异;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已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稳步增长阶段,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各省(市/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度调整,非农产业的比重普遍得到提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提升较为明显;由区域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产业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省而异,且各省(市/区)的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及展望 [J].
王建平 .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 (08) :53-57
[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贺曲夫 ;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85-90
[3]   基于区位视角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研究 [J].
刘友金 ;
肖雁飞 ;
廖双红 ;
张琼 .
经济地理, 2011, 31 (10) :1686-1691
[4]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基于浙江的考察 [J].
傅允生 .
经济学家, 2011, (10) :84-90
[5]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影响分析 [J].
范文祥 .
经济地理, 2010, 30 (04) :619-623
[6]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J].
冯根福 ;
刘志勇 ;
蒋文定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2) :1-10+124
[7]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性及其对安徽的启示 [J].
计永超 ;
潘理权 ;
程霞珍 .
江淮论坛, 2010, (01) :25-29
[8]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 [J].
戴宏伟 ;
王云平 .
当代财经, 2008, (02) :93-98
[9]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陈刚 ;
刘珊珊 .
当代财经, 2006, (10) :91-96
[10]   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 [J].
陈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8)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