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兼论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双刃效应

被引:1
作者
朱富强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土地财政; 浪费式经济增长; 腐败; 形象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3 ;
摘要
一个完善的财政分权安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权和事权的对称性,二是责任执行机制的有效性。当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且地方政府的事权越来越大时,地方政府就会寻求税收之外的土地收入;同时,当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事权的执行时,越来越庞大的土地收入就会被用于满足当政者个人偏好的相关领域。正因如此,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双刃性:一方面,它为扩大政府支出提供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它也为政府的错误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出一种浪费式经济增长。浪费式经济增长典型地体现在"形象工程"、"短命工程"、重复建设、投资失误以及职务消费等方面,并成为社会腐败的主要诱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检验 [J].
李文星 ;
艾春荣 ;
徐长生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11) :17-25+125
[2]   完善土地出让金管理 保障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J].
童伟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5) :6-10
[3]   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 [J].
吴一平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1045-1060
[5]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取向研究 [J].
张立彦 .
城市问题, 2007, (11) :97-101
[6]   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财事权非对称性及约束激励机制变化研究 [J].
孔善广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1) :36-42
[7]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 ;
李青 ;
李剑阁 ;
蒋省三 ;
韩俊 .
中国发展观察, 2006, (05) :4-9
[8]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
[9]   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 [J].
沈坤荣 ;
付文林 .
管理世界, 2005, (01) :31-39+171
[10]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刘志强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