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CCW框架下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军控辩争的焦点与趋势

被引:31
作者
徐能武
龙坤
机构
[1]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关键词
《特定常规武器公约》;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 人工智能; 军备控制;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9.05.005
中图分类号
D995 [战时国际法(战争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在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军控逐渐成为国际热点议题,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会谈机制作为其核心平台召开了三次非正式专家会议和三次正式政府专家组会议。技术层面,主要探讨了LAWS的定义和特点,各方基本同意LAWS军控不应当妨碍民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但对目前是否应制定及如何制定LAWS可行定义等问题存在分歧;伦理层面,讨论焦点在于LAWS对于人权和道德的冲击,各方基本认为不应将生死决定权让渡给机器,但对机器是否作为道德主体等问题存在分歧;法律层面,主要关注LAWS对现有国际人道法的冲击,各方基本同意现有国际人道法依旧适用于LAWS管控,但在是否需要除现有国际法之外增加监管机制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军事层面,主要探讨了LAWS扩散风险对战略稳定性的冲击及存在的局限性等问题,各方基本同意研发部署LAWS的责任在于国家和指挥官,但在预防性禁止还是暂时放任,甚至鼓励发展LAWS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展望未来,这一军控机制可能推动制定各方接受的LAWS工作定义,探索将伦理道德嵌入LAWS的可能性与方法,建立LAWS的法律审查机制,拟定暂停部署LAWS的政治宣言或法律文书。由此,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CCW框架下LAWS军控探讨,推动管控相关战略风险及伦理法律挑战,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人类安全福祉。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32+159 +159-160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及军控思考 [J].
徐能武 ;
葛鸿昌 .
现代国际关系, 2018, (07) :54-62+23
[2]   全球安全治理视域下的自主武器军备控制 [J].
刘杨钺 .
国际安全研究, 2018, 36 (02) :49-71+157
[3]   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关系:走向变革且不平等的世界 [J].
封帅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 35 (01) :128-156
[4]   机器学习与冲突预测——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跨学科视角 [J].
董青岭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7) :100-117+158
[5]   中国对待《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的态度评析 [J].
孙雯 .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 (04) :89-93
[6]  
军备控制理论与分析[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李彬, 2006
[7]  
Offense, Defense, and the Causes of War[J] . Stephen. Van Evera.International Security . 1998 (4)
[8]  
Report of the 2014 Informal Meeting of Experts on 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 Systems(LAWS) .2 CCW. .
[9]  
CCW Report of the 2015 Informal Meeting of Experts on 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 Systems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