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

被引:73
作者
郭建斌 [1 ,2 ,3 ]
机构
[1] 云南大学传播与民族文化研究所
[2] 云南大学新闻系
[3]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关键词
媒介事件; 传播的仪式观;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4.04.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是近年来中文传播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两个概念,但一些引用中,存在着误读、误用。本文想对《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两本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重理,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个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内地媒介事件研究述评 [J].
陈新民 ;
张华 .
科学·经济·社会, 2009, 27 (02) :121-125
[2]   磨洗旧迹认前朝——评传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讨论 [J].
黄旦 .
新闻大学, 1995, (03) :22-25
[3]  
过渡礼仪[M]. 商务印书馆 , (法) 范热内普, 2010
[4]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2008
[5]  
戏剧、场景及隐喻[M]. 民族出版社 , (美) 特纳, 2007
[6]  
帝国与传播[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 2003
[7]  
传播的偏向[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加)哈罗德·伊尼斯(HaroldInnis)著, 2003
[8]  
媒介事件[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美)丹尼尔·戴扬(D.Dayan), 2000
[9]  
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 .2 .
[10]  
LTE技术基础 .2 http://wenku.baidu.com/view/99fc920a7cd18425463535f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