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俯冲-增生杂岩带中低温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2
作者
于胜尧
张建新
孟繁聪
戚学祥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北祁连; 低温榴辉岩; Sm-Nd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北祁连俯冲-增生杂岩带中的低温榴辉岩以透镜体形式产于蓝片岩和多硅白云母片岩中。根据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分析研究,可将本区低温榴辉岩分为两类:Ⅰ类榴辉岩以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和具有Eu正异常为特征;Ⅱ类榴辉岩的轻稀土富集,有轻微的Eu负异常。Sm-Nd同位素研究显示,I类榴辉岩样品的εNd(t)值为2.5~6.9,平均值为4.5;Ⅱ类榴辉岩εNd(t)=-3.3~1.4。这些研究成果表明,Ⅰ类榴辉岩的原岩来源于长期亏损的地幔源区,可能形成于大洋环境;而Ⅱ类榴辉岩的原岩在形成过程中很明显混入了陆壳物质,据此推断其原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或洋陆过渡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祁连和北阿尔金含硬柱石榴辉岩:冷洋壳俯冲作用的证据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科学通报 , 2006, (14) :1683-1688
[2]   北祁连山变质杂岩中新元古代(775Ma)岩浆活动纪录的发现:来自SHRIMP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J].
曾建元 ;
杨宏仪 ;
万渝生 ;
刘敦一 ;
温大任 ;
林宗祺 ;
董国安 .
科学通报, 2006, (05) :575-581
[3]   北祁连山榴辉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J].
宋述光 ;
张立飞 ;
Y.Niu ;
宋彪 ;
张贵宾 ;
王乾杰 .
科学通报, 2004, (06) :592-595
[4]   北祁连加里东期俯冲-增生楔结构及动力学附视频 [J].
张建新 ;
许志琴 ;
徐惠芬 ;
李海兵 .
地质科学, 1998, (03) :36-45
[5]   北祁连山俯冲杂岩带的构造演化 [J].
宋述光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4) :49-63
[6]   北祁连中段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的时代探讨 [J].
张建新 ;
许志琴 ;
陈文 ;
徐惠芬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7, (02) :17-24
[7]   北祁连中段加里东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带及其变形特征 [J].
张建新,许志琴 .
地球学报, 1995, (02) :153-163
[8]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 [J].
许志琴 ;
徐惠芬 ;
张建新 ;
李海兵 ;
朱志直 ;
曲景川 ;
陈代璋 ;
陈金禄 ;
杨开春 .
地质学报, 1994, (01) :1-15
[9]   北祁连山中段甘肃肃南奥陶系变质硬柱石蓝闪片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吴汉泉 ;
冯益民 ;
霍有光 ;
左国朝 .
地质论评, 1990, (03) :277-280
[10]   北祁连山多硅白云母矿物学和多型特征以及对K—Ar年龄的思考 [J].
吴汉泉 .
西北地质科学, 1987, (01) :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