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1990-2012

被引:11
作者
张辉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边际产出; 就业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使用与前人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990-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中国经济历年来主要靠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拉动,但是2009年以后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始超越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此外,文章计算出三次产业资本边际产出比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应当调整投资在产业间的分配以提高资本效率。最后,通过产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关系的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能够促进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 [J].
赵志耘 ;
杨朝峰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9) :3-12
[2]   中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 [J].
杨东亮 .
现代日本经济, 2011, (04) :24-31
[3]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
[4]   中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比较分析 [J].
陈宏伟 ;
李桂芹 ;
陈红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02) :28-31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评述 [J].
段文斌 ;
尹向飞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2) :130-140
[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7]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J].
刘伟 ;
李绍荣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5) :14-21
[8]  
中国工业和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比较分析[D]. 时春红.暨南大学. 2011
[9]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 . Michael Peneder.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 2002 (4)
[10]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I.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J] . Simon Kuznet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5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