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

被引:79
作者
刘佼 [1 ,2 ]
肖稳安 [1 ,2 ]
陈红兵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3] 江苏省气象局
关键词
雷灾; 雷灾经济损失; 分析; 预测;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0.04.003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编写的《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对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进行了时间、空间、行业分布,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11 a雷电灾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每年的6-8月为雷灾的高发期。我国雷灾在地域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南沿海和华东沿海地区。全国雷灾涉及行业最为严重的是电力业。近年来因雷电导致的建筑物损害、供电故障、火灾爆炸事故次数之间的整体比例为9∶5∶3,建筑物损害的事故发生最多,但火灾爆炸事故的经济损失最大。我国近年来所发生雷灾中因雷电致死致伤的人员比例为1∶1。利用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运用灰色关联法,预测2009-2012年间我国雷灾直接经济损失年均40591.53万元。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雷电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J].
林建 ;
曲晓波 .
气象, 2008, (11) :22-30+129
[2]   从雷击的选择性谈雷电防御 [J].
杨光 ;
张九营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S1) :202-204
[3]   我国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J].
马明 ;
吕伟涛 ;
张义军 ;
孟青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8) :856-865
[4]   洛阳地区雷暴活动规律和雷灾分析 [J].
刘庆伟 ;
张丽娟 ;
林径春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S1) :120-122
[5]   雷电灾害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
易燕明 ;
杨兆礼 ;
万齐林 .
资源科学, 2005, (01) :64-68
[6]   2001年河南省雷电灾害特征 [J].
陈建铭 .
河南气象, 2002, (04) :35-36
[7]   我国南方雷暴的气候特征研究 [J].
徐桂玉 ;
杨修群 .
气象科学, 2001, (03) :299-307
[8]  
统计预测和决策[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徐国祥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