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害的货币供给机制:不可控外生性——对近代中国1910-1935年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刘巍
郝雁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WTO与广东经贸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货币供给; 现银流动; 不可控外生性;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9.05.044
中图分类号
F820 [货币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对近代中国1910-1935年的货币供给决定机制做了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代中国的货币量是银价变动导致的白银国际流动和国内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力度决定的。根据近代中国货币供给过程的特点和货币理论的逻辑,本文认为,1910-1935年中国的货币供给属"不可控外生变量"性质,这种货币性质对经济是有害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M].戴建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