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苍术挥发油超临界萃取工艺及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6
作者
杨凌 [1 ]
欧阳臻 [1 ]
宿树兰 [1 ]
韩丽 [1 ]
冯煦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系
[2]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茅苍术; 挥发油; 正交试验; 超临界萃取;
D O I
10.13312/j.issn.1671-7783.2007.05.026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茅苍术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茅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茅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时间3.5 h,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 MPa,流量3 L/m in,挥发油得率为13.80%。GC-MS分析结果显示84个色谱峰,鉴定出67种化学成分,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6.07%。含量最高的为苍术酮(24.92%),其次为苍术素(22.26%),β-桉叶醇(10.67%)等。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茅苍术挥发油具有得率高,萃取时间短,温度低,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苍术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J].
典灵辉 ;
梁勇 ;
宋艳平 .
广州化工, 2004, (02) :32-34
[2]   茅苍术道地药材的挥发油组成特征分析 [J].
郭兰萍 ;
刘俊英 ;
吉力 ;
黄璐琦 .
中国中药杂志, 2002, (11) :13-18
[3]   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J].
邱琴 ;
刘廷礼 ;
董岩 .
现代仪器, 2001, (03) :35-37
[4]   苍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J].
吉力 ;
敖平 ;
潘炯光 ;
杨京玉 ;
杨健 ;
胡世林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03) :38-41
[5]   5种产地苍术提取物主要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J].
聂淑琴 ;
李兰芳 ;
杨庆 ;
金亚宏 ;
原桂东 ;
李曼玲 ;
宋红月 ;
冯学峰 ;
胡世林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02) :27-29
[6]   苍术的抗缺氧作用及其活性成分 [J].
李育浩 ;
梁颂名 ;
山原条二 .
中药材, 1991, (06) :41-43
[7]   苍术、白术的药理学研究 [J].
王玉良 .
日本医学介绍, 1984, (12) :30-3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