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生土地区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杨连新
王余龙
吕贞龙
黄建晔
庄恒扬
沈新平
单玉华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与栽培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与栽培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
[3] 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生土; 产量; 氮素; 磷素;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3.01.013
中图分类号
S511.06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淮北生土地区 ,以镇稻 88为试验材料 ,设计不同氮、磷肥处理 ,研究其对该区水稻产量形成、群体动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1适当增加施氮总量和生育前期的施氮比例以及生育中期施磷均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增加施氮总量 ,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 ;增加生育前期的施氮比例 ,既增加粒数又增加粒重 ;相同施氮比例 ,生育中期施用磷肥 ,可提高粒重 ;通径分析表明 ,单位面积穗数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首要因子。 2肥料运筹对水稻前期生育进程的影响较小 ;增加施氮总量和前期施氮比例 ,对拔节后群体的扩大和拔节至抽穗期氮素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 ;生育中期施用磷肥 ,主要促进出穗后群体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稻群体茎蘖消长模型及群体分类研究 [J].
王夫玉 ;
黄丕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1) :58-65
[2]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蔡建中 ;
苏祖芳 ;
凌励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6) :1-11
[3]  
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凌启鸿主编, 1995
[4]  
作物栽培学各论[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刁操铨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