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刘益仁 [1 ,2 ]
徐阳春 [2 ]
李想 [2 ]
郁洁 [2 ]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矿质态氮;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9.11.024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矿质态氮是植物有效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是土壤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及作物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试验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小麦拔节至开花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化肥、纯有机肥和对照处理,其中以配施20%30%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最高;收获期纯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生育盛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79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期施肥农田黑土微生物量碳、氮季节性变化 [J].
张明 ;
白震 ;
张威 ;
丁雪丽 ;
宋斗妍 ;
朱俊丰 ;
朱平 .
生态环境, 2007, (05) :1498-1503
[2]   无机与有机肥配施麦田(紫色土)铵态氮及硝态氮的时空变异 [J].
谢红梅 ;
朱波 ;
朱钟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1) :118-121
[3]   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王常慧 ;
邢雪荣 ;
韩兴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184-2188
[4]   利用NO标记法研究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化学及生物有效性 [J].
周建斌 ;
李生秀 ;
陈竹君 ;
赵满兴 .
土壤学报, 2003, (06) :888-893
[5]   土壤氮矿化-固持周转(MIT)研究进展 [J].
鲁彩艳 ;
陈欣 .
土壤通报, 2003, (05) :473-477
[6]   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及利用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52-56
[7]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冉炜 .
土壤学报, 2002, (01) :83-90
[8]   土壤供氮能力指标研究 [J].
叶优良 ;
张福锁 ;
李生秀 .
土壤通报, 2001, (06) :273-277
[9]   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际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响 [J].
庞欣 ;
张福锁 ;
王敬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4) :476-480
[10]  
Soil microbial biomass: its assay and role in turnover of organic matter C and N[J] . Jeffrey N. Ladd,Maurice Amato,Hans A van Veen.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