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创新

被引:8
作者
徐建刚
祁毅
张翔
梁健
机构
[1] 南京大学数字城市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智慧城市规划; 城市复杂适应系统; 阴阳五行学说; 空间分析模型;
D O I
10.16116/j.cnki.jskj.2015.18.003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针对当代中国高速城市化运动带来的城市系统性、复杂性问题,引入现代系统科学的前沿理论——复杂适应系统来探析智慧城市规划框架。通过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周易"和"阴阳五行"整体论学说,提出了将城市系统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主体要素,以及土地、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园林、社会、经济、管理、文化、生态等适应性主体构成的十大子系统。进而,以GIS为信息技术支撑平台,构建了一整套适应性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分析模型方法体系。最后,通过南京等地的规划编制和信息化管理应用,初步建立了智慧城市规划的应用创新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28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J].
钱学森 ;
于景元 ;
戴汝为 .
自然杂志, 1990, (01) :3-10+64
[2]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的思考 [J].
马武定 .
规划师, 2004, (12) :9-12
[3]  
隐秩序[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美) 霍兰 (Holland, 2011
[4]   作为CAS的复杂城市地理系统的SOC性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7, (02) :129-135
[5]   复杂巨系统科学——一门21世纪的科学 [J].
戴汝为 .
自然杂志, 1997, (04) :187-192
[6]   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问题 [J].
吴良镛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4, (01) :9-13
[7]   复杂科学与城市规划变革 [J].
仇保兴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4)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