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韦伯到施坚雅的中国城市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倩
机构
[1] 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研究; 区域研究; 美国汉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城市的研究由来已久。费正清之前主要受欧洲思路的影响,费正清之后,随着“中国中心观”的兴起,美国汉学界采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形成一套影响深远且不同于传统欧洲研究模式的体系。文章在总结比较韦伯、费正清、施坚雅等中国城市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评述它们各自的利弊得失以及各种外来理论在运用于中国本土研究时的意义与局限。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 [J].
史建云 .
近代史研究, 2004, (04) :70-89+315
[2]   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 [J].
王庆成 .
近代史研究, 2004, (04) :2-69+315
[3]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M]. 知识出版社[美]费正清, 1991